top of page
搜尋
  • Yu-Hung Chiang

武藤遊戲與他的神官們

已更新:2021年1月31日

  我其實也想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花時間寫這種其實有些荒謬的文章。

  大概是因為前幾天在重新梳理神話的時候,寫的明明是歐西里斯與塞特之間的紛爭,腦中不斷冒出來的,卻是天空龍跟海馬瀨人纏在一起的畫面。

  有點詭異。

  沒辦法,就跟《神鬼傳奇》(The Mummy)一樣,不管在我的認知裏《遊戲王》(遊☆戯☆王)對於古埃及元素的運用到底有多離譜多不合乎史實,都無法否認這部作品所散發的強大影響力。

  所以與其到處挑刺、去找這部連我自己都很喜歡的作品的麻煩,倒不如來試著仔細追索,《遊戲王》裏與古埃及相關的細節究竟都有哪些。

  畢竟已經好長一段時間說來說去都只有天空龍,實在是有點乏味。

  雖然篇幅很短,但整部《遊戲王》裏,與古埃及文明最直接貼合的橋段,應該就是無名的法老為了補全自己遺失的記憶,而與夥伴們一起穿越回到三千年前的〈王之記憶篇〉了。

  雖然我不是很確定究竟有多人能撐到〈王之記憶篇〉。

截圖自《遊戲王》。

  而在正式開始追溯《遊戲王》中的各種典故之前,有件事必須先說明清楚。

  首先,「神官」又被稱作「祭司」或「僧侶」,雖然「神官」聽起來比較帥,但我個人依舊習慣使用「祭司」這個辭。看稱謂就知道,這一類人是不負責戰鬥的。嚴格來說,古埃及的祭司階級除了服侍眾神之外,基本上不負責任何事情。而古埃及偏偏又是一個極度尊崇宗教力量的國度,所以這個以服侍神明為職業的階級,在什麼都不用做的當下,也就一不小心具備了極大的社會勢力,並掌握了非常龐大的社會資源。

  侍奉同一位神明的祭司們,通常會以那位神明的主神廟或發源神廟為根據地,組成或大或小的祭司團,並在當地形成類似小型自治政權的狀態。儘管法老被尊為埃及的最高統治者,但在當地,依舊是祭司說了算。

  另一方面,神廟除了作為侍奉神明的場所與神明在凡間的暫時居處外,還具有非常誇張的世俗影響力。

  古埃及的神廟被允許擁有自己的田地、佃農、牧場、各式工匠、能夠進行不受限制和管轄的商業活動,還能夠視神廟規模的大小,培養屬於自己的軍隊。而且,完全不需要繳稅。再加上每一位新上任的法老,為了鞏固各方勢力,都會習慣前往各地最主要的神廟,舉行盛大祭典並呈上大量珍寶、供品,更不用說每逢神明生日或是各種節日,從王室與民間湧入的澎湃貢獻。

  神廟與整天窩在裏頭的祭司,真的一不小心就富可敵國。

  這也就是為什麼,古埃及基本上不太可能會出現一票神官擋在法老身前,為了法老浴血奮戰甚至是壯烈犧牲的場景。

  因為至少在新王國時期(New Kingdom Period)之前的漫長歲月中,神廟和祭司都還不太把法老放在眼裏。

  就算到了新王國時期,法老與祭司之間的關係也遠說不上融洽。除了三不五時就發生的政教衝突,許多地處偏遠的神廟也常常突然就脫離了法老的掌控,想要自立為王。甚至還有些具有王室血統與王位繼承權的祭司,巴不得法老趕緊嚥氣,好讓自己與王位的距離能更近一些。

  在新王國時期晚期,許多神廟還與入侵的外族訂立協議,以求不受到戰火的波及。

  總之,法老和神官們的關係,絕對不是《遊戲王》裏頭描述的那樣。

  羈絆什麼的,根本不存在。

  現在,讓我們回到《遊戲王》裏的神官們。

  先從關聯性較小的角色開始。

卡利姆。截圖自《遊戲王》。

  卡利姆(カリム),千年秤的持有者。

  完。

  沒辦法,光憑名字與故事裏的描述,實在是找不到這個肌肉男與古埃及文明之間的確切關聯。


夏達。截圖自《遊戲王》。
夏迪。截圖自《遊戲王》。

  雖然與古埃及文化也沒有明顯的關聯,但無論是〈王之記憶篇〉中的神官夏達(シャダ),或是在故事一開始就神出鬼沒、到處挑起事端的夏迪(シャーディー),這兩位千年鑰匙的持有者,名字有著同樣的來源。

  夏迪(Shadi,شادي)源自阿拉伯文,是阿拉伯文化中常見的男子名字,意思是「尋求知識之人」,同一個字根的夏達(Shada,شادَ)則有「建造、創造」之意。


瑪哈特。截圖自《遊戲王》。
Maat。

  而在故事中,千年智慧輪的持有者,同時也是法老最忠誠的摯友與「黑魔導」的原型,瑪哈特(マハード)的名字同樣來自阿拉伯文,意思是「偉大、傑出之人」。

  不過結合故事中對於知識的掌握與正義感爆棚的性格,我個人認為瑪哈特這個角色在設計時,很可能同時採用了瑪特(Maat)的特徵。

  瑪特(Maat)是古埃及的公理與正義女神。最為人所熟知的大概就是天秤上那根用來衡量心臟重量的羽毛。死者的心臟必須與羽毛的重量相等,才算是順利通過最終的審判。

  或許大家都認為那根羽毛來自於瑪特,但嚴格說來,那根羽毛就是瑪特。

  在品種繁多特色各異的古埃及神系中,瑪特是相對較晚出現、也是非常特別的一位神祇。祂可以有形也可以無形,因為祂的形象並不來自任何一種已知的自然現象或是物體,而是純粹並且抽象的概念,當然,女神這個形象也是後來添加上去的。

  對古埃及人來說,世間一切都受到瑪特的管轄與制約,就算是神也不例外,因為瑪特代表著絕對無法逾越的秩序與規律,是維繫萬物順暢運行的終極標準,也是這個世界之所以存在的必要條件。

  人事物乃至於神,只要偏離了瑪特的軌道,便會迎來自身的崩潰與消亡。

艾西斯。截圖自《遊戲王》。
Isis。

  掌握千年首飾的神官艾西斯(アイシス),以及後來跟著弟弟馬利克在戰鬥城市中登場的伊西斯・伊修達爾(イシズ・イシュタール),這兩人之間究竟是不是轉世的關係我不敢確認,但這兩人的名字確實都與古埃及的女神伊西斯(Isis)直接相關。

Isis。

  我們現在所熟悉的「Isis」其實是希臘文,這個字雖然在象形文字(hieroglyph)中有非常明確的寫法,但目前能夠完全確定的發音卻只能夠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幸好古希臘人對於伊西斯抱持著同樣的敬畏與尊崇,不然關於這位在古埃及神話中幾乎與天地同壽的女神,我們現在知道的可能會更少。

  「Isis」在古希臘文中,已經加入了陰性字尾,也就是說,古希臘人在初次見到伊西斯的時候,祂就已經是女神的形象了。不過在最初,至少在古王國時期(Old Kingdom Period)初期,「Isis」並不特定指向某位神格明確的神祇,而是一個重要並且特殊的地方。

  王座。

  而伊西斯之所以會逐漸產生我們如今所看到的,如此重要並且強大的女性神格,則是因為在古王國之前、一切都還混沌朦朧的早期王國時期(Early Kingdom Period),埃及這個當時非洲北部最大的部族,依舊有著鮮明的母系社會色彩,一直要到了早期王國晚期,法老的承襲制度與太陽崇拜才終於確立。這時的伊西斯,則被稱為「王座之母」,並在古王國時期進一步演變為「法老之母」,而後逐漸在古埃及的神話系統中,佔據一席之地。

  非常大的一席之地。

  在赫利歐波利斯(Heliopolis)神話系統中,伊西斯被詳細描寫為冥王歐西里斯(Osiris)的妹妹與妻子、天空之神荷魯斯(Horus)的媽,又因為荷魯斯在古埃及神話中正好是法老的正統繼承人,所以藉著神話故事的書寫,身為「王座之母」的伊西斯,與歷代法老之間的血緣再一次清晰連接,並在千百年來的傳頌中不斷被強化。

  除了位高權重之外,在古埃及所有曾經提到過伊西斯的神話故事中,伊西斯都是古埃及眾神中法力最強大的一位。

  強大的法力源自於伊西斯通曉世間萬物乃至於除了太陽神拉(Ra)之外所有神祇的真名,所以一般來說,眾神都會盡量躲得遠遠的,戒慎小心地不去招惹伊西斯,只有在真的遇上了大家都束手無策的疑難,才會千百萬個不願意地去商請伊西斯出手相救。

  就一大群周身閃耀著金光的神,各種推諉各種緊張之後,被推舉出來的代表愁眉苦臉老大不樂意地去輕敲伊西斯家的門,拜託祂出來幫忙。

  那畫面光想就覺得有趣。

  只是伊西斯並不滿意於這樣的敬畏,因為還有一個力量最強大的名字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不過想也知道拉不會交出自己的真名,所以伊西斯就趁拉平常睡覺的時候,蒐集拉流出來的口水,再施法做成一條具有猛烈毒性的毒蛇,然後將這條毒蛇放在拉每天必經的路線上。被毒蛇咬中的拉,雖然倚仗著自己強大的神力不會喪命,卻被蛇毒搞得非常痛苦,只能癱臥在床上。

  偏偏聞訊趕來的眾神,又因為這條毒蛇的原料就是拉的口水,帶有拉一部分的力量,所以束手無策。

  一切都在伊西斯的盤算之中。

  不久之後,伊西斯翩然來到拉的病榻前,以真名作為解毒的交換,受不了反覆毒發折磨的拉,最終吐露了自己的真名。

  伊西斯終於得到了最後一個名字,成為了法力足以匹敵拉的強大神祇。

  正是因為如此,伊西斯才能以魔法與祕術女神的姿態,從希臘與羅馬時代一路流傳,並在法老與古埃及諸神都已然消逝的今天,依舊受到虔誠的敬仰與膜拜。

  至於餘下的兩位神官還有無名的法老王,由於無論是故事中人物的重要性或是在古埃及文化中的原型,都牽涉到相當龐大的細節,所以暫且留待下回繼續分解。


2021/1/21

傍晚於台北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Yu-Hung Chiang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