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 you see anything?
Yes, wonderful things!
兩人對話的聲音非常興奮但很輕,或許是生怕驚擾了什麼,幾乎要被開羅國際機場(Cairo International Airport)鋪天蓋地的廣播給吞噬。
傍晚大約六點,出境大廳裏還是金光燦然,甚至連燈都不需要開,似乎行經埃及的陽光都會變得比平時更重更黏稠一些,滾燙的黃金一般,在即將凝固卻又尚未凝固之間,緩緩流轉盤桓。
揮手與埃及的朋友道別後,拖著行李排隊過安檢。兩人的熱切交談還在繼續,語速很快,聲音壓得很低,完全沒有間斷地交疊著彼此的訊息與情緒。岔出隊伍正前後張望,突然一陣劇烈濃稠的咳嗽傳來,兩人的對話戛然而止,一連串低聲的吩咐與憂心的問詢後,兩人的聲音逐漸溶解在出境大廳輪番起降的廣播中,像被扔進尼羅河的莎草紙,慢慢化去了形體輪廓。
垂下頭,塞回隊伍中,倚著行李箱讓聽力延展到極限,等著前方的召喚。
直到面帶制式微笑和機關槍的安檢人員一起幫忙把行李箱甩進 X 光檢驗機,才不禁開始猜想而且越來越篤定,兩人之中,聽起來比較年輕,一直極力克制卻又克制不住的那個聲音,應該就是霍華・卡特(Howard Carter)。
1874年5月9日。
霍華・卡特出生在英國的肯辛頓(Kensington),是家中的么子。父親山繆・卡特(Samuel John Carter)是維多利亞時代小有名氣的藝術家,也是當地頗負盛名的畫家。不過除了自己的藝術創作外,平時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接受委託,替工廠和建築工地繪製產品的設計圖,或是建築物的結構圖。在那個攝影技術還不算太普及,彩色照片又還沒出現的年代,父親手底下傾瀉而出的精準線條與鮮活配色,勾勒出了霍華・卡特富足精緻的童年時光。
惟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霍華・卡特小時候的身體很糟,虛弱到沒辦法去學校,只好在家自學。而趴在巨型製圖桌上到處看到處摸的那段時光裡,霍華・卡特很快就展現出了令父親驚艷並且自豪的藝術天份,尤其是在繪畫方面,他對細節的觀察與掌握甚至遠遠超越了父親山繆。
不畫畫的時候,霍華・卡特會去拜訪附近的阿莫斯特爵士(Lord Amherst),在爵士蒐藏的大量古埃及文物中流連往返。那時候的埃及,是英國人最愛的度假勝地,從倫敦坐船只要十五天就能到開羅,而且當時的觀光客,還能很輕易地入手剛從古墓裏頭扛出來的新鮮紀念品。
在真跡的薰陶與環繞下,霍華・卡特對古埃及文明的興趣與熱情逐漸熾烈。1891年初,在爵士的介紹和推薦下,霍華・卡特認識了埃及探險基金會(Egypt Exploration Fund,EEF)的成員紐貝瑞(Percy Edward Newberry),有夠焦慮的紐貝瑞當時已經組建了一支隨時能夠出發的考古發掘隊,就缺一個能夠紀錄、測繪考古現場與文物的速寫畫家。
1891年10月,17歲的霍華・卡特第一次踏上埃及的土地,在亞力山卓(Alexandria)的 Beni Hasan 負責紀錄一座中王國時期的貴族陵墓。
三個月後,名震當時考古學界的英國考古學家皮特里(Sir William Matthew Flinders Petrie)也到了 Beni Hasan ,跳下坑來協助進度有些落後的發掘作業。霍華・卡特就待在坑旁,一邊紀錄一邊在皮特里的指導下,系統性地學習田野規範、考古發掘準則與文物保存方法等專業素養與技巧。
速寫畫家正一步步成為受到眾人認可的埃及學家。
25歲那年,霍華・卡特受到當時埃及文物局(Egyptian Antiquities Service)局長馬斯佩羅(Sir Gaston Camille Charles Maspero)的極度賞識,立刻指派他為上埃及古蹟監察官(Inspector General of Monuments for Upper Egypt),同時負責哈特謝普蘇神廟(Mortuary Temple of Hatshepsut)的發掘與紀錄。
只是如日中天的霍華・卡特,卻在「薩卡拉事件」(Saqqara Affair)後失去一切。
1905年,一群非常有錢的法國觀光客喝醉了亂爬薩卡拉的金字塔,還和當地的負責人產生了嚴重衝突,接到消息後,霍華・卡特火速趕到現場,不由分說驅逐了那票酒氣熏天的法國紈褲。事後,惱羞成怒的法國人藉由法國政府的正式外交途徑要求相關人員道歉,於是霍華・卡特直接辭去了所有職務,在開羅街頭擺了張小板凳,賣起了自己畫的埃及風景畫。
餐風露宿兩年後,從前的長官馬斯佩羅,為霍華・卡特帶來了一位扭轉人生的重要人物。
第五代卡納馮爵士(the 5th Earl of Carnarvon,Lord Carnarvon),一個開著跑車穿著時髦但一直咳嗽的貴族歐吉桑。
卡納馮爵士年輕的時候跟人賽車出了車禍,把肺撞壞了,現在只能乖乖聽醫生的建議,候鳥一樣每年晃到溫暖的南方避冬。漫漫冬日,總得找點事情來做,於是就這麼輾轉尋到了流落街頭的霍華・卡特,作為自己的私人嚮導與考古發掘顧問。
有了卡納馮爵士的大方贊助,霍華・卡特很快就再度拿到了埃及當局的考古發掘許可,重新組好隊伍回到帝王谷(King Valley),開始了日復一日的挖掘。
十五年過去,幾乎要把帝王谷每一寸土地都挖穿的霍華・卡特開始感到焦慮,不只是因為官方的挖掘許可即將到期,也是因為從來花錢如流水的卡納馮爵士終於受不了了,回到英國整理完剩下的資產後,決定要撤回贊助,認賠殺出。
萬般懇求後,與爵士定下最後期限的霍華・卡特,帶著隊伍拎著鏟子回到了最初開始挖掘的地方。
最後的期限是1922年11月底。
1922年11月1日,在從前為了工人休息所臨時搭建的工寮下,發現了一條平整下行的走道,走道盡頭是一扇不曾被開啟的門。
終於,在山谷裏發現了奇妙的東西,一座密封完好的墓,已將其重新密封並且等待您的到來。恭喜。
在發給卡納馮爵士的電報裏,霍華・卡特如釋重負。
十五天後,漫天塵埃中一輛跑車疾駛進了帝王谷。
墓道盡頭,剝盡封土,順著石板上的裂紋,霍華・卡特在緊閉的墓門上緩緩鑿出了一個半身寬的洞,伸手幾乎不見五指。兩人便讓一個身形瘦小、平日只負責送水搬土的當地小孩先鑽進去,站穩之後點起蠟燭。
Can you see anything?爵士焦急地問。
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擠在帝王谷的入口,等著霍華・卡特和卡納馮爵士公佈他們的驚世發現。時至今日,埃及政府惟一授與考古發掘者的合法權力,依舊只有挖掘許可與研究成果的優先發表權。
嘈雜推搡之中,霍華・卡特走進了《時代雜誌》(Times)的帳篷。其他沒搶到獨家的記者,只能在搭船回國的漫漫長路上,絞盡腦汁地想出各種引人入勝的探險故事。
其中當然也包括了來自古墓深處的、來自少年法老的,來自神秘東方的各種詛咒。
1923年4月5日,卡納馮爵士死於黃熱病。58歲。
此後,圖坦卡門(Tutankhamun)的面具之下似乎只剩詛咒。
1939年3月2日,除了四處演講、教學,就是待在帝王谷旁別墅裡悠哉享清福的霍華・卡特安詳去世。66歲。
至於那個最先被塞進去點蠟燭的當地小孩,一路活到84歲。
一群面帶制式微笑和機關槍的安檢人員團團圍住 X 光檢驗機和有些驚慌的我。
先生,你的行李現在卡在裏面。檢驗機的螢幕後探出半顆腦袋,不悅地說。
幾個安檢人員放下機關槍,花了點時間拔河一樣拽出我的行李箱後,總算是來到了航空公司的劃位櫃檯,行李箱放上磅秤的那一瞬地勤人員的表情似乎有點波瀾。
超重很多喔先生。
看來埃及確實有詛咒,她讓人很難離開。
蹲在地上打開行李箱,開始重新分配重量。
先生您都裝了些什麼怎麼會那麼重。
Wonderful Things。
(原載于臉書,2020/8/31 )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