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 Yu-Hung Chiang

Bread & Beer

  早上七點左右,揉著眼睛跟著埃及的朋友走在路克索(Luxor)街頭,穿過繁忙的車輛和不斷投來的好奇目光,再撥開一群明明正在上學途中卻一直竊笑著湊過來想跟亞洲臉孔自拍的女學生,閃身鑽進巷子,立刻又被擋在一圈又一圈的人龍之外。被人潮覆蓋到看不清輪廓的小店面,像被尼羅河水吞吐著的細長沙洲,沙洲上有當地人最愛的早餐。

  簡單伸展後,埃及的朋友躍入河中,大概五分鐘後,才從沙洲邊上探出頭來,一邊換氣一邊向沙洲上的店員點餐。

  小店很熱絡,大概每隔十五分鐘,巷口就會出現一個頭上頂著巨大竹編托盤、帶著好奇眼神的男孩,用一種類似摩西的特殊能力將河水分開,閑庭信步將大量的麵包送上沙洲。

  接過麵包,燙得差點脫手。捏著紙袋邊緣仔細一看,才發現裏頭塞了一截剛起鍋的 falafel,一種用鷹嘴豆泥混著蔬菜末和各種香料,揉成條狀或丸狀丟入油鍋的炸物。在埃及很常見,也是這家小店的招牌。

  現在的埃及人不管吃什麼都要配麵包。咬了一口早餐的埃及朋友口齒不清地說。

  不只是現在。咬了太大口正伸出舌頭快速吸氣的我口齒不清地說。

描繪麵包製作過程的淺浮雕。古王國時期,第五王朝,2494-2345 BC. Mastaba of Nefer and Kahay at Saqqara.

  至少從古王國時期開始,麵包就已經是古埃及人的主食了。而且無論生前還是死後,對古埃及人來說,麵包都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資之一。甚至在國家經濟狀態不太理想的第一中間期(First Intermediate Period),麵包還曾經用來代替貨幣,支付皇家陵墓建築工人的薪水。

  也正是從古埃及開始,製作麵包這件事,從家家戶戶的廚房,逐漸走入一座座專業的烘焙坊。

  天還沒亮,烘焙坊的工匠就得起床,先將寬敞的後院灑掃乾淨,將收割或是從農人那買來的麥子收攏成一堆,用牛、羊之類的獸力,先將麥穗與麥稈分離。

  古埃及最常用來製作麵包的小麥,是一種叫做「emmer」的野生品種,跟現在的小麥比起來,蛋白質含量更高、營養也更豐富,筋性也高得多,就是處理起來比較麻煩。因為 emmer 的外殼和裏頭的麥粒黏得很緊,所以不能直接用力敲,否則會連麥粒一起碾碎。只能先用水把麥穗浸濕,然後用人力踩踏、擠壓,將外殼和麥粒分開,接著直接拋到空中,穩定吹拂的西風會留下麥粒,把比較輕的外殼帶走。

  麥粒過篩,用杵臼搗碎,比較講究的烘焙坊會再用重石磨軋成更細緻的麵粉。古埃及人習慣在臼和石磨裡倒入碎砂石,來增強磨碎的力道與效率,所以古埃及的麵包裡頭除了能吃到明顯的麵粉顆粒和麥粒口感之外,還能吃到大量的砂石。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和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這兩位法老之所以會有嚴重的牙齒磨損和牙周問題,就是因為愛吃麵包。

  麵粉和水揉成麵團,塑形之後就可以放進爐子裏頭烤了。

ca. 2130-2040 BC. From the Tomb of Ini, Gebelein. 現藏於 Egyptian Museum of Turin。
製作麵包的過程:右上為揉製麵團、右下為烤製麵包、左下為塑形,左上為完成。第一中間期,第十王朝。

  用來烤麵包的是一種三角錐模樣的工具(上圖右下),把揉好的麵團塞進去之後,直接放在火上或是加熱的石板上就行了。到了新王國時期,使用的工具進化成了一根像煙囪一樣的大型陶管,陶管的下端管壁上有個開口。烤麵包的時候,就把管子立起來,罩在火上,麵團則像現在烤胡椒餅那樣一塊一塊貼在上端的管壁內側,麵包烤好後會自己脫落,這時只要看準時機,從開口處把手伸進去接住麵包就行了。

古王國時期的麵包。

  烤出來的麵包大多都是三角形的,扁平、厚重而且口感非常扎實,硬得有點像現在的鍋盔。一般百姓平時吃的口味比較單一,通常是帶有豐富砂石的原味。而皇室御用或是慶典、祭祀時要使用的麵包,則會加入蜂蜜、沒藥,或是各種水果和香料來變化出顏色、口味大不相同,但同樣含有豐富砂石的特別版本。

ca. 1386-1349 BC. Deir el-Medina, West Thebes. 現藏於 Egyptian Museum of Turin。
用於陪葬的麵包。Tomb of architect Kha (TT8). 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

  隨著新王國時期不同形狀的模具投入使用,烘焙坊的架子上也就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多形狀新奇的麵包。雖然還不確定這時的麵包工匠是不是開始有意識地運用酵母,但新王國時期的麵包,確實都經過了更充分的自然發酵,所以質地更加鬆軟綿密,吃起來的香氣也更濃郁。

  這些經過充分發酵的麵團,除了在麵包工匠和爐火的催化下散發香氣,在烘焙坊的角落,離火很遠的地方,則會有另外一群人,在大家聚精會神盯著爐火等著接麵包的時候,用盡全身的力氣擠壓著麵團。

  她們是釀酒工匠。

  雖然現在的埃及是個不喝酒的穆斯林國家,作為首都的開羅(Cairo)也只有幾家經過嚴格篩選的店家擁有酒精性飲料的販賣執照,但在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裏,沒有酒是不行的。

  對古埃及人來說,啤酒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緊接在牛肉與家禽之後,與麵包並列,都是不可或缺的生活要素之一。啤酒和麵包一樣,有時也會用來代替貨幣支付薪水。古王國時期,在吉薩(Giza)高地上幫忙蓋金字塔的工人們,每日除了能領到五公升清水作為報酬的一部分外,負責監工的官方一天還供應三次啤酒。

擠壓麵團的啤酒工匠。古王國時期,第五王朝, ca. 2494-2345 BC. 現藏於開羅博物館。

  在古埃及,釀啤酒被視為製作麵包的分支,通常由女性工匠負責。

  用搗碎的大麥和水製成麵團,等到麵團充分發酵之後,用力擠壓,再將擠壓出來汁液與麵團碎屑放入陶甕,加水,放在室外再次發酵。三天之後,將依舊混濁的酒體用棉布或是篩子過濾成比較清澈的酒漿,再次靜置三到四天,最後再過濾一次,啤酒就完成了。

  這樣釀出來的啤酒被稱作「bousa」,營養價值很高,所以也時常會作為藥方在醫療文獻裡出現。

  喝起來沒什麼氣泡,味道非常甜,酒精濃度也低,大概 2 % 左右。而與現在啤酒的最大不同,則在於古埃及的啤酒並不是液體,而是布丁一樣的半固體型態,有點像便利商店架上常常會看到的能量果凍,所以古埃及人其實不太可能享受到炎炎夏日大口暢飲啤酒的爽快自在,更不可能邊喝啤酒邊話家常,因為會噎到。

  而古埃及的啤酒通常存放在像水槽一樣的大型容器裏,想喝的話得走到槽邊,用長蘆葦桿當作吸管,小口小口慢慢地啜,所以在金字塔建造的工地上,時常能夠看到一大群剛搬完巨石的壯漢圍成一圈蹲在一個大水槽邊,一人一根蘆葦桿,靜靜地吸著啤酒。

  那要是真的想喝酒的時候怎麼辦。路克索的夕陽裏提出疑惑。

  有人會偷喝,但埃及人通常會喝沒有酒精的啤酒。埃及的朋友走到對面的報亭買了兩罐,扔了一罐過來。

  一樣的大麥,一樣的水,一樣的陽光,或許還有一樣的風沙。

  但喝起來超苦的。


(載于臉書,2020/7/18 )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Yu-Hung Chiang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