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 Yu-Hung Chiang

1922+100(I):Step To The King

  1922年11月26日,下午四點整。

  Howard Carter 帶著兩位從當地僱來的挖掘工人,迫不及待地撬開了圖坦卡門的厚重石槨。

  遺憾的是,缺氧了三千多年的圖坦卡門並沒有因此緩過氣來,然後點上根菸,用有些厭世的口氣開始訴說他短暫而無奈的一生。

  不過一個極為古老的嶄新時代卻隨之被掀開。

Howard Carter (前排中),正與兩位挖掘工一同開啟圖坦卡門(Tutankhamun)最外層的石頭外槨。Harry Burton,帝王谷(King Valley),底比斯(Thebes,今路克索),1922。

  儘管從歷史和政治的角度來看,圖坦卡門(Tutankhamun)對古埃及來說並不是什麼非常重要的角色。不過對於身處現代的大多數人來說,圖坦卡門基本上就代表著古埃及,或者更精確地說,是圖坦卡門腦袋上的那副黃金面具,就代表著整個古埃及文明。

  儘管古埃及史上還有著像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或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這種雄才大略子嗣眾多並且明顯有著偉大功勳的法老存在,無奈的是他們的墓在被埃及學家發現並且保存之前,就已經被盜得亂七八糟支離破碎。因此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圖坦卡門本人和當時隨著他一起重見天日的各式陪葬物品,是目前已知最精美詳盡的古埃及新王國時期(New Kingdom Period)皇室喪葬用品。

  不過麻煩的是,圖坦卡門身上穿的用的,偏偏很多都不是他自己的。

圖坦卡門棺槨室外堆放的陪葬品。Harry Burton,帝王谷(King Valley),底比斯(Thebes,今路克索),1922。

  首先是墓室。

  無論是當年率領挖掘隊挖了幾乎一輩子的 Howard Carter 或是後來看著照片猛寫筆記的埃及學家們,所有人在第一眼看到這個景象時,心中除了讚歎跟驚訝外,還隱約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這固然是因為面前散落的陪葬品數量多到簡直無法想像,但又不知道為什麼被塞得亂七八糟。不過這並不是讓一眾埃及學家總覺得詭異但又一直說不上問題出在哪的真正原因。

  這個墓最核心的問題在於,對一個生在新王國時期、處在埃及國力幾乎要達到鼎盛階段的法老來說,這地方也太小了。

  雖然在很長一段時間的東拼西湊之後,埃及學家知道了圖坦卡門的英年早逝,但這同時又帶出了另外一個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那就是通常一位法老,在繼位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選定一個合適、自己也覺得不錯的地點,然後召集各個領域的工匠和專業人士,開始建造自己將來的陵寢、製作以後喪儀上要用的所有陪葬與儀式用器物。那麼問題來了,圖坦卡門九歲成為法老,十八歲在西奈前線駕崩,不管在位時期再怎麼短,這中間都有整整九年的時間,就算工匠們再如何精雕細琢吹毛求疵,這個時候總應該有些進度能拿出手了,無論如何都不至於逼仄倉促成這樣。

  另一方面,在距離現代比較近、技術條件也相對比較允許的那個年代,出現了一批(大概跟我一樣整天閑著沒事幹的無聊)埃及學家,搜羅了一些帝王谷(King Valley)中,那時候已經被發掘出來的墓室,翻出了這些墓室的平面測繪圖攤開在桌上,然後和圖坦卡門墓的平面圖稍微交叉比對了一下。

圖坦卡門墓穴(KV 62)平面圖。

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墓穴(KV 7)平面圖。

  這些埃及學家幾乎是立刻就找到了當初心中那團不安與不解的根源。

  因為無論是墓室空間的規模,或是整體墓葬的形制,圖坦卡門所在的 KV62 (即帝王谷第 62 號墓穴,編號排序為當初發現與展開考古發掘的順序)怎麼看都不像是為了法老所準備的。

  這個困惑在埃及學界持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直到後來,一個不知道是萬念俱灰還是百無聊賴的埃及學家,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拿出了王后谷(Queen Valley)中一座墓室的平面圖,攤開之後往圖坦卡門墓室平面圖旁這麼一放。

奈芙塔莉(Nefertari)墓穴(QV 66)平面圖。

  喔吼!?

  整個埃及學界這時才突然之間意識到,圖坦卡門所在的這座墓室,即便並不完全一樣,但似乎是比照著新王國時期王室或是貴族女性的墓室規格建造的。那當然,不管是在陰涼安靜的圖書館或是豔陽高照的挖掘現場,一個嶄新發現所能帶來的,通常就會是更多當下無法解決的疑問。畢竟埃及學家和博物館館員總不好再去把當事人從玻璃櫃裏架起來,逼問他這些連他自己搞不好都不太清楚的身後事。

  於是乎,眼下,對埃及學家來說最顯而易見的問題,至少就有三個。

  首先,你這地方不是叫做「帝王谷」嗎?照理說裏頭塞的應該都是法老才對,現在突然冒出一座依照女性規格建造的墓室是什麼意思?再來,如果這座墓室其實並不是為了圖坦卡門所準備的,那這座墳塋原本的正統繼承人又是誰?最後,圖坦卡門原先為自己選定並且建造的陵寢現在又在哪?當然,前提是這地方真的存在的話。

  由於圖坦卡門他老爸阿肯納頓(Akhenaten)曾經短暫推行過一神信仰的緣故,所以在圖坦卡門死後,與他們一家人相關的所有記載,不管是文字或是圖像,在後來幾代法老的系統性破壞與銷毀之下,幾乎什麼都沒剩下。因此,如果想要解答上述這些疑惑,埃及學家們就只能非常認真並且認命地把腦袋用力插進帝王谷終年強勁的風沙中,同時祈求拉(Ra)的保佑,看看能不能再挖出些什麼新的東西。

  只可惜,直到今天,圖坦卡門依舊是帝王谷最後一個重大的考古發現。即便後來在附近又陸續發掘出了幾座墓室,不過不是已經被洗劫一空破壞殆盡,不然就是在當年便已經被古埃及人棄置不用的毛胚或是建到一半出問題的空腔。

  惟一值得欣慰的是,縱然至今也沒挖出什麼能夠帶來突破性進展的東西,但在漫長的挖掘與挫敗中,埃及學家們依舊掌握了些線索,儘管這些所謂的線索真的是少得有夠可憐、幾乎等於沒有,但卻已經足夠讓埃及學家對於上述的那些問題,提出一些在目前看來還算是可靠的假說。

  目前看來,雖然帝王谷中主要聚集的,是新王國時期諸多法老的陵寢,但在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下,女性是可以被埋葬在這片峽谷中的。比如說,由當時的法老親自下令,為某位王室女性在帝王谷中修建陵墓,以彰顯她與眾不同的身份、地位,或是法老本人對她的崇敬或鍾愛。其中比較知名的,就是在圖坦卡門墓正式出土之後被發現、也剛好就在圖坦卡門附近不遠處的 KV63。當時在這座空曠的墓室裏,只找到了一塊寫著「en pa aten」(原為象形文字,經筆者轉譯為羅馬拼音之音節)的陶器殘片,於是埃及學家目前據此推測,這座 KV63,應該是為了安蘇納姆(Ankhsenamun,原名為「Ankhsenpaaten」)所準備的長眠之地。

  不過說實在的,就目前的發掘現況來看,屬於這種情形的墓穴數量其實並不多。

  而另外一種相對來說比較常見的情況,就有意思的多了。

  那就是永眠於此的這位女性,本身就是法老。

  更有意思的是,如今塞著圖坦卡門的這座墓室,雖然比較偏向於第二種狀況,不過卻又不完全是這個樣子。因為這座墓室原本的主人,雖然曾經與法老平起平坐、掌握著和法老無異的巨大權力,但卻又從來不曾正式加冕登基。

  即便關於這位極為神秘又位高權重的女子到底是誰,當時的埃及學界眾說紛紜,即便那時候任何一位埃及學家都能夠輕而易舉地列出一張生卒年和身份等級都與墓室相匹配的王室女子名單,但無論再如何引經據典、再如何言之鑿鑿,只要缺少了最直觀的出土證據,那麼這些就終究只能是猜想和推論。

  直到 Howard Carter 在清理、拓印圖坦卡門第二層棺槨時,在側壁的邊緣發現了一組被人為磨損到幾乎看不見的名字。

  一個從來不曾見過的名字。

  這組被王名框(cartouche)所環繞的名字,前面那個唸作「Ankhkheperure」,翻譯起來的意思大致上是「Khepri 賜予生命」,是在新王國時期法老中還算常見的登基名。而後面這個名字,也就是法老本人的出生名,則唸作「Neferneferuaten」,照字面翻譯起來的意思是「輔助、有益於 Aten 之人」。

  不得不說,這是個非常詭異的名字。

  畢竟在古埃及,無論對誰來說,名字都是生命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人若是失去了名字,那麼不光是會被遺棄在歷史的塵埃裏,就此沒了蹤跡,甚至就連離體的魂魄,都無法踏上通往審判的路途,直接被剝奪了享受永恆寧靜的資格與機會。而身為站在整個文明頂點的天選之人,法老本人在取名字的時候,自然也有一套必須嚴格遵守的取名邏輯和規範。

  比方說,新王國時期非常強盛的第十八王朝,就至少有六個法老名叫「圖特摩斯」,這個名字從字面上直接翻譯過來非常直白,就是「圖特(Thoth)之子」的意思。至於新王國時期另外一個同樣輝煌的王朝,則至少出了一打的「拉美西斯」,這個名字相對比較含蓄一些,是「拉所鍾愛、祝福之人」的意思。

  而「圖坦卡門」,則是「阿蒙的化身」。

  不管是「圖特摩斯」、「拉美西斯」或是「圖坦卡門」,這些名字除了在字面上指明了法老與神祇之間的緊密關聯外,其實同時也已經預設了法老身為神祇在人間的化身、神之子這樣的特殊身份,不管這神是拉、圖特,或是阿蒙。所以,當我們再回過頭來看「Neferneferuaten」這個名字時,感覺就會非常扞格。

  畢竟要當一個能夠輔助與有益於阿頓的人,前提必須是你本身不能是阿頓。

  而在已知阿頓似乎另有其人的前提之下,再重新檢視這個名字,便會發現這裏頭其實還隱藏著更多的訊息。

  尤其是名字裏頭那四個並列著、看起來像是四把琵琶的符號。

  這四個符號其實是一個常見的詞組,唸作「nefer」,是「美麗的」意思。

  這個字通常只用在女子身上。

  所以,「Neferneferuaten」實際上,翻成「輔助、有益於阿頓的女子」似乎會更精確細緻一些。

  而在整個古埃及歷史裏,真正敢自稱為阿頓的化身或是阿頓之子的,也就只有那麼一個人。

  那便是圖坦卡門的老爸,阿肯納頓。

  而能夠輔助並有益於阿頓的這位神秘女子,身份也終於水落石出。

  她是阿肯納頓的髮妻,也是圖坦卡門名義上的母親,曾經與阿肯納頓共同治理埃及的奈芙蒂蒂(Nefertiti)。

奈芙蒂蒂(Nefertiti)半身塑像。現藏於新博物館(Neues Museum),柏林,德國。

  這下總算弄清楚了,原來不只是墓室,居然就連套在圖坦卡門身上的這第二層棺槨,原先也都屬於他老媽奈芙蒂蒂。

  那麼問題又來了,奈芙蒂蒂既然曾經手握重權,甚至能夠在帝王谷中興建自己的陵墓,那這個墓穴為什麼最後塞的是她可憐的兒子呢?

  依照目前埃及學家的推測,主要是因為當時阿肯納頓在帝王谷裏頭找到了一個更加適合、也更加隱蔽的位置,後來就直接將奈芙蒂蒂娜安置在那了,於是這個早早便蓋好、一直待命著的墓穴,就這樣被閑置了下來,直到圖坦卡門猝死的那一天,才又被重新打開。

  至於奈芙蒂蒂此刻究竟身在何處?還有圖坦卡門為了自己建造的那個墓穴是否真的存在?

  至今沒有答案。




蔣與弘

2022/11/20

夜于台北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Yu-Hung Chiang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